The Liberty of Ancien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Moderns—–Benjamin Constant
从法国大革命的实践来看,人民主权的原则也有可能被误用来论证某种前所未有的暴政。贡斯当是在对卢梭著作的不断评注和反思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的。贡斯当指出,主权在本质上必须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个人的独立与存在。不论是多数人控制的政府还是少数人控制的政府,都不应企图跨越个人权力所要求的界限。我们必须记得一个真理:任何主权都必须由具体个人行使。企图通过民主方式来保证主权的绝对权力不侵害个人利益,其结果只能是一种幻想。现代人应该享有比古代人更多的个人权利――首先表现为现代人享有一系列受法律保障的、不受政府干预的个人权利,其次表现在公民权的淡化。个人自由是真正的现代人的自由。
相比于古代社会,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人口数量增加及地理范围扩大,现代人相比古代人享有更多的个人自由,淡化了的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的存在能更好地保障个人自由。
中文版序言:贡斯当与现代自由主义
Conclusions
He draws from his reflection a number of political principles:
1.Individual independence is the first of modern needs .
2.One must never sacrifice individual liberty to obtain political freedom.
3.The institutions of the ancient republics, hindering individual liberty, are not admissible in modern societies.
4.Individuals have rights that society must respect.
5.We must not want to go back. “Since we are in modern times, I want freedom that is proper in modern times.”
6.Political freedom is the guarantee; political freedom is therefore indispensable.
The political system must be that of representation. Every man votes for his interests to be defended. He does not speak of the general will.
第一编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
贡斯当通过重新审视古希腊的共和制度,得出了卢梭错了的结论,他说一个古代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都是主权者,有投票表决的权利,但在私人事物中却几乎就是一个奴隶,甚至会因为说错话而被打死,“古代人的自由在于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他们亦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完全服从是和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 对于这种情况的成因,贡斯当归结于古代共和国国土面积狭小、商业不发达、好战以及奴隶制度上,因此对于分享公共政治权力的需求压倒了保持私人事务独立性的需求;而现代人的自由,则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分明,并都保持互相独立的关系,贡斯当认为是商业、宗教与道德的进步造就了这些,先进发达的商业活动促使了人对于个人独立自主的需求,它填补了人的空闲生活,行使权利的方法不再只是“持续积极的参与政治活动”,而有了其他的选择;他进一步的认为,正是人们对于这两种自由观的混淆,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悲剧。
现代人的自由是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对他们每个人而言,自由是只受法律制约、而不因某个人或若干个人的专断意志受到某种方式的逮捕、拘禁、处死或虐待的权利,它是每个人表达意见、选择并从事某一职业、支配甚至滥用财产的权利,是不必经过许可、不必说明动机或理由商迂徒的权利。它是每个人与其他个人结社的权利。”而“古代人的自由在于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他们亦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完全服从是和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古代法律和公共权威规管一切领域,个人在公共事务中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而“在现代人中,个人在其私人生活中是独立的,但即使在最自由的国家,他也仅仅在表面上是主权者。”
古代人和现代人自由区别的根源:古代共和国狭小、好战式求生存、奴隶制;现代社会巨大,同质、高度文明,倾向于和平和商业。“战争与商业只不过是实现同一目标的两个不同的手段…战争是彻头彻尾的冲动,而商业则是计算。这就意味着,一个商业代替战争的时代必然会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一时代。”商业、宗教和道德的进步导致奴隶不复存在。国家规模扩大导致每个人分享政治的重要性降低。“我们已经不再欣赏古代人的自由了,那种自由表现为积极而持续地参与集体权力。我们的自由必须是由和平的享受与私人的独立构成的。”
大革命中未能分清这些区分而引发无限的罪恶,但也有可谅之处。卢梭和马布利(Abbe de Mably)。卢梭“把属于另一个世纪的社会权力与集体性主权移植到了现代,…为多种类型的暴政提供了致命的借口。”马布利更夸张更严峻。孟德斯鸠错把古今之别当成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区别。
最后贡斯当宣告了一系列的原则:“个人独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因此,任何人决不能要求现代人作出任何牺牲,以实现政治自由。”权威仅需提供主要路线图,而不必告之我们该走哪条路。“个人自由是真正的现代自由。政治自由是个人自由的保障,因而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要求我们时代的人民像古代人那样为了政治自由而牺牲所有个人自由,则必然会剥夺他们的个人自由。”现代也提供了保护个人自由的方式。商业财产的性质使得权力的控制变得困难,个人较少依赖政治。需要代议制:委托少数人做代表从事政治又予以监督。
现代自由的危险在于沉湎于个人利益过分放弃分享政治权力的权利。但Constant说这很愚蠢,且政治参与自有其重要价值:“政治自由是神赋予我们的最有力、最有效的自我发展的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把两种自由结合在一起。”
第二编 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
“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1815)”在评价1815年宪法时倡导了代议制的一系列原则:人民主权是有限的、联邦制、宗教自由、个人自由和司法保障。
前言中申明了原则:“那时我要求的是个人自由,出版自由,消除专横权力,尊重所有人的权利。现在这些仍是我满怀热情并抱着更大希望加以提倡的事情。”
Constant承认人民主权原则是无可争议的,经过全体同意就形成普遍意志。但关键在于人民主权是受限制的。“认为作为整体的社会可以对它的成员行使无限权力,却是错误的。”,“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必然仍是属于个人的和独立的,它有权置身于任何社会权能的控制之外。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这是独立与个人存在的起点,是主权管辖权的终点。社会跨过这一界限,它就会像手握屠刀的暴君——这是他唯一的称号——一样邪恶。”卢梭忘了主权者的抽象性。“无论是什么制度,只要使用绝对一词,那么,无论是自由、和平还是幸福,都是不可能的。” “主权是有限的,存在者无论人民还是他的代表都无权拥有的意志。…公民拥有独立于任何社会权力之外的个人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权力都会成为非法权力。”限制主权一在于权力分散和制衡的制度安排,更在于认识到主权有限的真理。 立宪君主制中的王权与大臣的权力区分:中立的权力与能动的权力。
议会必须能被解散;世袭制议院不限制成员;议会应该直接选举;选举权应该有财产条件,依附者缺乏能力和责任。“只有财产能使人们具备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议会应该公开辩论而禁止书面发言。
支持某种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权力、地区权力和公社权力,每一种权力都必须恪守本分。”
财产权不可侵犯。这里Constant的论点是“财产权并不独立于社会,…财产权只有通过社会而存在。…财产权不过是一种社会的习俗。”“财产权作为一项社会西索,属于社会的权能,并在社会的管辖之下。社会对财产拥有各种权力,但无权支配其成员的自由、生命和见解。”对财产权的维护不够坚决,有左派色彩,但随即攻击了对财产的专横权力。尤其法国对公债的不负责任。
宗教自由。卢梭的宗教暴政玄学。Constant赞美了宗教之美和符合人性,坚决支持宗教自由。“任何插手宗教领域的政府都将造成危害。”支持国家向所有教派的神父支付薪水。
为保持个人自由和司法保障,就要反对arbitrary power、支持法官不可罢免、支持司法独立、强调陪审制度和司法程序。
前言
1.论人民主权
2.论立宪君主制的王权的性质
3.论解散代议制议会的权利
4.论世袭制议院和不限制其成员人数的重要性
5.论代议制议会的选举
6.论财产条件
7.论代议制议会的辩论
8.论立法创制权
9.论大臣的责任
10.论申告大臣不值得公众信任
11.论下属的责任
12.论市政权力、地方当局和一种新型的联邦制
13.论宣战与媾和的权利
14.论宪政国家的武装力量组织
15.论财产权不可侵犯
16.论出版自由
17.论宗教自由
18.论个人自由
19.论司法保障
20.结语
第三编 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
“我建议认真考虑一下与人类现状和现代文明有关的两个巨大祸根。其中一个是征服的精神,另一个就是僭主政治。”
第一部分 征服的精神
在古代,征服有时候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生活方式;但现代商业社会“已文明到足以发现战争是一种负担。它的一致倾向就是和平。”
“任何想在今天煽动一个欧洲民族卷入战争和征服的政府,都会犯下严重的、灾难性的时代错误。”好战精神摧残民族德性。带来可恶的uniformity。
1.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中与战争相容的德行
2.从战争角度看现代民族的特性
3.欧洲现状下的征服的精神
4.只为自身利益进行的军事竞赛
5.征服体制内军人阶层堕落的深层原因
6.这种好战精神对民族内部环境的影响
7.塑造此种好战精神所带来的后患
8.征服成性的政府对国民大众的影响
9.骗术必然需要高压手段的支持
10.战争体制带给文明和知识阶层的后患
11.一个征服性民族今天会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
12.这些成功对被征服民族的影响
13.论全体一致
14.征服性民族成功后的必然结局
15.当今时代战争体制的后果
第二部分 僭主政治
僭主政治是不正当的,不是君主制;比绝对专制更可恶,“专制政治靠沉默的手段统治,并且它留给了人的沉默的权利,僭主政治则强迫人们讲话,它一直追查到他们思想最隐秘的栖身之处,迫使他们对自己的良心撒谎,从而剥夺了被压追者最后这一点安慰。”但Constant随即扩展为对专横权力的批评。攻击卢梭和马布里对古代共和国的效仿是时空错位。专横权力毁灭道德。阻碍知识进步,摧毁或扭曲天才。人们不可能一直容忍。总有几个高尚的灵魂在离群索居中酝酿义愤;而现代商业文明为专制设置了新的障碍。
1.比较僭主政治和君主制度的特定目的
2.僭主政治和君主制度的差异
3.僭主政治比绝对专制更为可恨的一面
4.僭主政治不可能在我们这个文明时代幸存
5.僭主政治不能靠暴力维持吗?
6.上世纪末提供给人类的那种自由
7.古代共和国的现代效仿者
8.为现代人提供古代人的自由所采用的手段
9.现代人厌恶这种假冒的自由是否意味着他们喜欢专制政治?
10.有利于个人行使专横权力的诡辩
11.专横权力在人类生活不同方面造成的影响
12.专横权力对知识进步的影响
13.专横权力统治下的宗教
14.人们不可能甘愿顺从任何形式的专横权力
15.作为维护僭主政治之手段的专制政治
16.正当统治本身使用非法和专制措施的后果
17.前述有关专制政治思考的含义
18.专制政治在我们这个文明时代尤其不能得逞的原因
19.僭主政治不可能靠专制政治来维持
第四编 再论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
1.论革新、改革及制度的一致性和谐与稳定
2.对僭主政治的进一步思考
3.以威廉三世为例可能会引起的异议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