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与其他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框架独具特色,分析方法体系更加完善。本课程围绕主讲人提出的“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来构建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相关章节,从而使得本课程的财务报表分析内容独具特色屏自成体系。
其次,本课程大量采用上市公司真实案例,使分析内容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本课程既对综合案例(如格力电器案例)进行分析,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具体分析项目添加了大量的小案例,内容更加鲜活,解释更加清晰,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
最后,本课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程度自行选择听课内容。本课程对报表主要项目所展开的质量分析,是从解释该项目的基本概念着手,逐步上升至质量分析层面,分析内容全面具体,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学生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灵活学习,自主安排。
授课目标
本课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非常重要。因此,在学习该课程中,还将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与报表编制有关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资产质量及其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及其分析、利润质量及其分析、现金流量质量及其分析、财务状况整体质量及其分析、比率分析等;影响经济决策的非财务因素,等等。
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应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整体质量进行系统化分析。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本章为引入章,概括的介绍了财务报表的概念、主题和目的。
1.1 引言
注意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区别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1.2 财务报表的概念、主题和目的
引入财务报表的概念、主题和目的,明确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会计:记账、算帐、报帐,核心问题:信息
财务管理:投资、筹资、成果分配,核心问题:资金
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四种。
资产:已拥有的、能用货币表现的资源
负债或股东权益:资产来源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及其项目的分类
2.1 企业财务报表概述
介绍企业财务报表的构成及其关系
2.2 资产的概念
资产的定义
2.3 资产项目的分类与质量分析
资产类项目的构成及其传统/新型分类
资产=经营性资产+投资性资产
经营性资产 | 投资性资产 |
---|---|
货币 | 投资 |
债权 | |
存货 | |
固定资产类 | |
无形资产类 |
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划分标准:对利润的贡献方式或称之为企业的扩张方式
2.4 负债的概念
负债的定义
企业的利润属于股东。
控股股东、全体股东
负债+股东权益:企业资源的权益归属
2.5 负债与所有者项目的分类与质量分析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项目的构成及其传统/新型分类
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划分负债和股东权益
经营性负债 | 金融性负债 |
---|---|
应付票据 | 短期借款 |
应付帐款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预收款项 | 应付短期债券 |
应付职工薪酬 | 长期借款 |
应交税费 | 应付债券 |
股东入资 | 利润积累 |
---|---|
实收资本(股本) | 盈余公积 |
资本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第三章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构成及其项目的分类
3.1 利润表概述
利润表的构成及相关项目的分类
经营性负债:上下游关系、“两头吃”能力,往往与业务有关
金融性负债:往往与扩张方式有关
净利润=收入-费用
收入:使利润增加的项目或因素
费用:使利润减少的项目或因素
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3.2 现金流量表概述
现金流量表的构成及相关项目的分类
现金流量表:企业货币资金分类收支汇总表
分为三类:经营、投资、筹资
第四章 企业经营活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企业各类活动、不同编制主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1 企业基本经营活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如何影响财务报表
1.现金流量表反映了货币资金一段时期的变化情况,体现了收付实现制
2.利润表的利润是对股东权益增量的展开说明,体现了权责发生制
3.有利润不等于有货币资金
4.2 企业经营活动与合并财务报表的关系
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对财务报表的编制有何影响
三张报表的内在联系:
1.现金流量表的整体是对资产负债表第一行货币资金的变化情况的展开说明
2.利润表是对资产负债表右下角股东权益里利润形成过程的展开说明
3.三张报表是一体化的报表
投资方资产迅速增长取决于子公司借债能力、子公司业务经营能力、子公司吸纳其他股东资源的能力、子公司利润积累的能力
第五章 企业报表战略分析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从企业报表分析企业现行战略
5.1 企业战略类型
对不同的企业战略类型进行概述
三种企业类型:经营主导型、投资主导型、经营投资并重型
5.2 经营(主导)型企业-以格力电器为例
以格力电器为例介绍经营(主导)型企业的特点
母公司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额与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额之差就是控制性投资的基本规模。
从资产方来讲,如果合并报表数字小于母公司报表数字,差额就是子公司占用的资金或者给子公司提供的资金。
企业向子公司提供资金的三个通道:
1.直接设立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2.通过其他应收款
3.通过预付款项
5.3 投资(主导)型企业-以美的电器为例
以美的电器为例介绍投资(主导)型企业的特点
控制性投资所撬动的资源增量=合并报表的数字-母公司报表的数字
对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1.子公司经营性负债
2.子公司金融性负债
3.子公司盈利
4.子公司吸纳其他股东入资
5.4 格力及美的战略对比
通过公司财务报表对比,揭示两种类型公司的财务报表差异
5.5 投资(主导)型企业-以珠海中富为例
以珠海中富为例介绍投资(主导)型企业的特点
5.6 经营与投资并重型企业
介绍经营与投资并重型企业的特点
第六章 企业战略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从财务报表入手,分析企业的战略
6.1 从权益的视角看资产负债表
主要从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分析企业
6.2 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分别以格力电器、珠海中富和中国联通为例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
经营性负债支撑企业的经营发展,金融性负债往往支撑企业的扩张。
6.3 从资产负债表看战略结构
如何从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分析企业的战略结构并进行战略分析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
资产 | 负债与股东权益 |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非流动资产 | 非流动负债 |
股东权益 | |
资产总计 | 负债与股东权益总计 |
战略结构资产负债表
扩张战略 | 引资战略 |
---|---|
经营资产 | 经营性负债 |
经营资产 | 金融性负债 |
投资资产 | 股东入资 |
投资资产 | 利润积累 |
6.4 资产负债表战略分析
从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分析企业的战略结构并进行战略分析
经营主导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战略分析
面对资产负债表左边五大类资产,需要关注三个问题:
1.企业是干什么的?即行业选择与定位
(1)如何根据资产负债表判断行业选择?关注存货和固定资产以及两者间关系
(2)如何根据资产负债表报表判断企业定位?关注固定资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存货的市场目标定位
(3)如何根据利润表判断企业定位?关注毛利率和市场占有率
2.企业是怎么干的?即资源的组合问题
需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上下游关系管理中收付款管理
(2)存货周转问题
(3)固定资产利用
3.效率和效益
平均周转速度=营业收入/平均资产
效率:强调对资产的有效利用,生产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效益:通过对资产的有效利用,能够产生理想的利润
6.5 企业权益分配
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分配分析
面对资产负债表右边四大类资产,需要关注三个问题:
1.给谁干??给利益相关者干!
2.怎么分??关注两大问题
(1)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尤其是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之间
(2)股东与雇员之间利益关系,主要表现为薪酬问题
6.6 资产负债表左右两侧的关系
资产负债比左右两侧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利益平衡讲究公平与和谐:强调各方利益最优化,而非某方利益最大化
资产负债表左侧强调利润产生机制,资产负债表右侧强调利益协调机制(企业发展根本动力)
战略关系资产负债表
资产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
干什么 | 给谁干 |
怎么干 | 怎么分 |
效率与效益 | 公平与和谐 |
第七章 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如何通过资产负债比对企业进行财务状况分析
7.1 营运资金管理
主要介绍如何通过传统比率分析以及新的分析方法分析营运资金质量
经营资产管理和竞争力分析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2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3 营运资金其他方面分析
考察短期借款的管理问题
1.必要性:是否因需求借款
2.恰当性
7.4 非需求性融资
为什么货币资金如此多还有短期借款行为?
- 协同单位拖延现金流动
- 地区特定经济活动
- 货币资金结构问题
7.5 货币资金质量分析
巨额其他应收款与集团资金管理
经验法则:其他应收款不应该超过其资产的1%
巨额其他应收款地的去向:
1.向子公司提供资金的通道
2.为母公司和兄弟公司提供资金:看合并报表中其他应收款
7.6 商业债券质量分析
警惕合并报表巨额其他应收款的不良性问题!!
分析营运资金:
- 短期借款的管理问题
- 巨额其他应收款与集团资金管理
- 特殊业务与特殊处理
特殊业务:指预收款项对企业流动负债和负债总额的夸大
特殊处理:预收款项虚增流动负债、资产减值损失虚减流动资产
7.7 以存货为核心的上下游关系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问题:以存货或以业务为核心的上下游关系管理
一、收款管理问题
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和预收款项共同推动了营业收入
7.8 其他应收款质量分析
如何通过财务报表识别企业的回款质量以及其他与赊销项目有关的问题
流动资产中与赊销有关的项目:
- 应收票据(其可回收性高于应收帐款)
- 应收帐款
7.9 存货质量分析
如何通过财务报表识别企业的存货质量
以存货为核心的付款管理
流动资产中与付款有关的项目:
- 预付款项
- 存货
7.10 流动资产整体质量分析
如何通过财务报表识别企业的流动资产质量
7.11 无形资产质量分析
如何通过财务报表识别企业的无形资产质量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7.12 企业财务指标
企业财务指标的含义
企业经营资产的综合竞争能力
- 上下游关系的管理(现金流量的管理)
- 固定资产推动营业收入的能力
- 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
经营资产的系统优化:无结构失衡
企业经营资产的综合竞争能力财务指标
1.毛利率
2.销售费用率
3.管理费用率
4.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
5.核心利润产生现金流的能力=核心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6.经营资产报酬率=核心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第八章 利润质量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如何通过利润表对企业利润质量进行分析
8.1 对利润表的分析
利润表分析的主要项目
毛利:
核心利润:企业利用经营资产从事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
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营业利润!=毛利
支撑企业净利润的三个支柱:
1.核心利润
2.投资收益
3.营业外收入
8.2 母公司净利润、合并净利润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易混淆的几个利润概念辨析
母公司净利润的作用:用于母公司支付现金股利或母公司对利润进行分配
合并净利润的作用:展示或反映了整个集团的综合盈利能力或综合财务效益
8.3 业务结构对企业的战略支撑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作用:对公司股票进行定价
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股数控风险
对企业利润表的一般分析方法:
- 毛利率
- 费用率,费用额的变化
- 年度间的变化及变化趋势
8.4 企业业务结构
业务结构对企业的战略支撑
1.卖什么?
2.怎么卖?
关联交易:反市场性很强,需高度注意关联交易的持续性
关联方:股权联系或领导的社会联系
8.5 对费用的分析
通过利润表对企业主要费用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为费用和损失绝对额地降低而欢呼,应思考变化背后的合理逻辑
费用分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销售费用中固定或不能降低的部分
- 折旧费用(办公设备,经营场所等)
- 广告费、促销费(酌量性费用,可降可不降)
管理费用中固定或不能降低的部分:
- 折旧费用(办公设备,经营场所等)
- 高管薪酬
- 研究和开发支出
管理费用中能降低的部分:
- 差旅费
- 业务招待费
管理费用降低可能带来的不利结果
- 改变经营方式
- 改变管理方式
- 改变经营战略
财务费用的变化
- 与企业的理财有关
- 与企业财务部门的融资管理有关
资产减值损失
- 反映相应资产的管理质量
- 反映主观判断
8.6 对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的分析
通过利润表对企业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进行分析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股价变化,其实是“泡沫”)、投资收益(控制性投资、其他投资)
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收入、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收入
第九章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如何对企业现金流量质量进行分析
9.1 现金流量表概述-“现金流动”
对现金流量表进行概述
资产负债表强调资源,利润表强调效益
现金流量表产生的背景:有利润的公司没有活力和周转能力
9.2 对现金流的分析
以格力电器、特变电工为例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如果企业的存货周转大于2次,那么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该为核心利润的1.2-1.5倍。
企业的核心利润对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形成战略支撑,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和经营及利润的现金能力相关。
企业有利润但没有现金流量的原因:
- 应收票据与应收帐款之和增加
- 存货增加
存货积压可能导致当期利润提高:积压的存货会分摊企业的固定制造费用
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企业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内部,以强化经营为核心)
投资支付的现金。(企业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外部)
关注重点:
1.经营活动看现金流量的净额
2.投资活动看现金流出量的战略含义
3.筹资活动看现金流入量
9.3 财务比率分析的运用
运用财务比率对现金流量的质量进行分析
三张报表之间的关系:
1.利润表是对股东权益中利润的形成过程的展开说明;
2.现金流量表是对货币资金年度内变化的结构性展示;
3.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是时期报表。
财务比率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合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经营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经营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原值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原值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比率分析—-以核心利润为关键的指标
核心利润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核心利润
经营资产报酬率=核心利润/平均经营资产
比率分析—-母公司报表和合并报表的应用
综合盈利性指标可以用合并报表数据分析
周转性指标不宜用合并报表数据分析编制主体
比率分析的应用:
大部分比率分析适用于经营性主导的企业,一些比率对投资型主导的或并重型企业不适用(如资产周转率)
与风险分析有关的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总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资产持续产生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因素
- 毛利率
- 管理费用比率
- 销售费用比率
- 核心利润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 经营资产报酬率
- 固定资产原值周转率
- 存货周转率
- 流动比率
财务风险:企业获得金融性资金来源能力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的聚焦贷款的使用是否能带来相应的盈利能力
金融型负债率=金融型负债/总资产,关注靠贷款扩张的企业,其财务风险较高
第十章 企业风险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从财务报表中分析企业面对的风险
10.1 公司股权结构巨变、治理环境变化以及核心管理人员变更的风险
本节主要针对公司股权结构巨变、治理环境变化以及核心管理人员变更进行风险分析
与风险有关的分析:行业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竞争环境分析
以财务信息为依据的分析:
1.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核心人物变更
10.2 贷款集权与分权的管理失控风险
本节主要针对贷款集权与分权的管理进行风险分析
以财务信息为依据的分析:
1.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核心人物变更
2.贷款集权与分权的管理失控风险
母公司贷款数量占总贷款的比例高,即为贷款集权。
财务报表中“三高”的情况:
1.贷款总规模高
2.财务费用高
3.不良资产规模可能高
优质资产: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并产生相应效益的资产
不良资产:
1.闲置的货币资金或长期沉淀下来不予使用且导致企业财务费用增加的资金
2.长期居高不下的在建工程
3.闲置的、利用率不高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增长,但不能推动营业收入增长)
10.3 并购不当产生的风险-商誉
本节主要针对并购不当进行风险分析
商誉的概念:
账面价值:报表里的价值
公允价值:评估师的评估价值
交易价值:买卖双方股东商议的价值
商誉价值=交易价值-公允价值
对买方而言,高与公允价值额外支付给卖方的对价;对卖方而言,额外的收益
商誉不提折旧,但需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并购不当产生的风险:
1.过高的商誉
2.被并购企业与原企业的战略协同效应
3.跨国并购风险(对国外经营、法规和人文环境不了解)
10.4 惯性依赖-三个脱节的风险
本节主要针对惯性依赖进行风险分析
凡是以较低流动资产对较高流动负债提供保障的一定是企业“两头吃”的能力比较强,其表现为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和预收款项。
惯性依赖的表现及风险:
对供应商资金的占用、对经销商资金的占用
财务报表里的几个核心项目:
资产负债表里的核心项目:存货与固定资产—-资源和能力
利润表里的核心项目:营业收入与核心利润—-市场与效益
现金流量表的核心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润的质量
“三个脱节”的风险
1.存货、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脱节—-资源、能力与市场的脱节
- 投资决策失误
- 经营策略的选择问题
- 用人失当问题
2.营业收入与核心利润的脱节—-市场与效益的脱节
3.核心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脱节—-有利润但没钱
第十一章 企业前景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从企业现有财务报表看企业的前景
11.1 从报表看企业的前景
如何利用报表中的主要参考项目分析企业前景
从企业的经营看前景
11.2 案例分析
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销售毛利率gross profit ratio=(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从控制性投资看企业的前景
控制性投资体现在企业对子公司的管理成效
1.控制性投资占用的资源
2.控制性投资撬动的增量资源
3.控制性投资产生的效益
融资、重组、并购看前景
取决于大股东和债权人的意愿及其协商结果产能利用和市场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