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前言

好多年前,我就想学完这门中国最佳MOOC之一的课程,但一直没找到完整的视频资源,就一直拖延下去了。

最近终于下定决心学完这门课,折腾了好久才找到视频资源,总体来说,再次踏入了财务报表的分析之海的感觉确实很好。

之后有时间一定要做一个财务报表分析的大语言模型,结合游戏《Capitialism 2》,我觉得我还是很有希望成为大资本家的!

课程简介

这门课程用财务语言解构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从而帮助学习者理解影响价值创造的各种因素,建立财务思维,并具备将其应用于商业决策的能力。借助财务信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进行有效的战略定位、监控和管理企业的经营业绩、制定更有助于与外部投资者沟通的财务政策,以及对并购目标做出评价;政府管理者可以预测未来产业的兴衰变化;投资人可以判断谁将在未来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证券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可以评价公司的价值;商业银行可以评估偿债风险并做出贷款决策;咨询公司可以为客户进行竞争分析。这虽然是一门研究生课程,但是学习者不需要具备会计基础。我们将从认识财务报表开始,逐步了解财务信息的架构体系,讨论财务数据与行业、战略定位与战略执行的关系,剖析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运用财务数据进行商业决策。

相关书籍

课程配套的书籍是肖星教授的《一本书读懂财报》,由于书籍非常适合入门,故下面标注了一些重点。《一本书读懂财报》相关内容的摘录链接如下:

FinTech

作者简介

肖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会计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曾获得北京市“师德先锋”称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兼任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会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会计问题,文章发表于一系列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有著作《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和译著《财务报表分析:估值方法》。同时在学堂在线平台讲授“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在喜马拉雅FM讲授“肖星的财务课:人人都需要财务思维”课程。

课程核心内容

思维导图

https://markmap.js.org/rep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 资产(Assets)

###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 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

#### 存货(Inventory)

#### 预付账款(Prepaid Expenses)

### 非流动资产(Non-Current Assets)

#### 固定资产(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 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s)

## 负债(Liabilities)

### 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

#### 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

#### 短期借款(Short-Term Borrowings)

#### 预收账款(Unearned Revenue)

#### 应付工资(Accrued Liabilities)

### 非流动负债(Non-Current Liabilities)

#### 长期借款(Long-Term Borrowings)

#### 递延税款(Deferred Tax Liabilities)

## 所有者权益(Equity)

### 股本(Share Capital)

### 资本公积(Capital Reserve)

### 盈余公积(Surplus Reserve)

### 未分配利润(Retained Earning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 收入(Revenue)

### 营业收入(Operating Revenue)

### 其他收入(Other Revenue)

## 费用(Expense)

### 营业费用(Operating Expense)

#### 销售费用(Selling Expense)

#### 管理费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

#### 财务费用(Financing Expense)

### 其他费用(Other Expense)

## 利润(Profit)

### 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

### 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Tax)

### 所得税费用(Income Tax Expense)

### 净利润(Net Profi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Cash Received from Sales and Services)

### 支付给供应商的现金(Cash Paid to Suppliers)

### 支付给员工的现金(Cash Paid to Employees)

### 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Other 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Cash Flows from Investing Activities)

### 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Cash Paid for Acquisition of Fixed Assets)

### 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Cash Received from Disposal of Fixed Assets)

### 投资支付的现金(Cash Paid for Investments)

### 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Cash Received from Investment Income)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Cash Flows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Cash Received from Investment)

### 借款收到的现金(Cash Received from Borrowings)

### 偿还借款支付的现金(Cash Paid for Repayment of Borrowings)

### 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Cash Paid for Dividends)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Net Increase in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at Beginning of Period)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at End of Period)

FAQs

0.财务和会计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财务只是一种语言,这 个语言描述的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学习财务知识,需要带着看企业的目的,而不能陷入会计数字,将数字与它所描述的企业割裂开来。一旦你把财务数据当作向你讲述企业运营状况的语言,你将发现财务数据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浅显易懂。

1.资产和费用有何区别?

其实,资产和费用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得花钱。但如果这笔钱可以换来一个对将来有用的东西,那它就是资产。如果这笔钱花完就完了,那它就是费用。而这6万元换来了一批能使用6个月的办公用品,所以这是一项对未来有用的支出,它符合资产的一般概念,所以它是一项资产。

资产和费用的区别:

同:都是花一笔钱

异:换来一个未来有用的东西——资产

什么都没留下——费用

待摊费用:资产->费用,例如办公用品

2.存货和固定资产有何区别?

公鸡是存货,母鸡是固定资产

3.如何衡量财产的价值?

历史成本 用购买成本确定资产价值,但要扣除减值,不考虑增值

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用当前的历史价格——公允价值(fair value),此外还有

4.什么是赚钱?

有正的经济利润即利润率要大于加权平均资产成本(WACC)

5.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

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赚钱)的企业

6.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有什么区别?

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的一种基础原则,强调在经济活动中,无论现金是否已经收付,收入和费用应在相关的经济业务发生时确认。主要特点包括:

  • 收入确认:在商品交付或服务提供时确认收入。
  • 费用确认:在费用发生的同时确认,无论是否实际支付。
  • 反映经济实质: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适用于大多数企业和会计报告。

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另一种会计原则,强调只有在现金实际收付时,才确认收入和费用。其主要特点包括:

  • 收入确认:只有在收到现金时才确认收入。
  • 费用确认:只有在支付现金时才确认费用。
  • 简单易懂:适用于小型企业或个人,能简化会计处理。

主要区别

  1. 确认时点

    • 权责发生制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收入和费用。
    • 收付实现制在现金实际收付时确认。
  2. 反映内容

    • 权责发生制更能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 收付实现制则侧重于现金流动,可能无法全面反映经营成果。
  3. 适用范围

    • 权责发生制广泛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
    • 收付实现制多用于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总结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企业环境和会计需求。选择适合的会计原则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7.利润和现金流有何区别?

在你看“视频”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是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有收入不等于收到现金,收到了钱却可能没有收入,有费用也不等于要付出现金,付出了现金不一定会产生费用。觉得有点绕?头痛了有没有?其实很简单。

什么叫“有收入却不等于收到现金”?很简单,企业有很多应收账款还没有收回来。

什么叫“收到了钱却没有收入”?很简单,预收了人家的货款却还没有发货,这笔预收货款就不能算是自己的。

什么叫“有费用却不需要付出现金”?很简单,虽然固定资产在不断损耗,但却用不着给别人付钱。

什么叫“付出了现金却没有产生费用”?很简单,企业预缴了下一年的房租,换回了这所房子在下一年的使用权,得到了一项资产,却没有产生费用。

由于收入减去所有的成本费用等于利润,而收到的所有现金减去付出的所有现金就得到了一个叫“现金流”的概念,因此,以上四条论述加在一起就帮助我们推断出一条真理:利润不等同于现金流

8.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的区别?

营业成本属于生产环节

营业费用属于销售环节

课程内容

资金的运用——认识资产

1.1 绪论

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

income statement 利润表

cash flow statement 现金流量表

企业三大活动:

经营活动 activity

投资活动

融资活动

1.2 认识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 current assets

非流动资产 non-current assets

固定资产:价值高、使用时间长

无形资产

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股东权益equity

股东——剩余求偿权

股东是公司最终的风险、收益的承担者

公司经营的最终目标——为股东赚钱

资产不等于财产物资

1.3 资产的概念

1.4 资产的结构

1.5 资产的价值

1.6 习题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资金的来源与利润的产生

2.1 认识负债

2.2 股东的权益

2.3 资产负债表总结

2.4 认识利润表

2.5 利润表总结

收入-所有成本费用=利润

利润表作用:

  1. 现在赚多少钱
  2. 形成对公司未来盈利预期的基础

收入不等于收到现金

费用不等于支付现金

利润不等于现金流

2.6 习题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财务报表是如何产生的

3.1 企业设立、筹建中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3.2 采购生产环节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3.3 产量、销量与毛利润

3.4 销售环节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3.5 费用支付、研发活动与财务报表

3.6 所得税、利润、利润分配与财务报表

到这里基本上就可以推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企业的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OperatingProfit):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主要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等因素有关。

由此,利润表的好处就彰显出来了:它不仅能告诉企业今年赚了多少钱,还能在区分了可持续项目和不可持续项目的基础上,推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

到这里基本可以计算出一家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到底赚到了多少钱:“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汇兑损益=利润总额”;而“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企业净利润即是通常理解的企业所赚到的钱。

净利润(Net Profit):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缴纳了所得税以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是一家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家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在你看“视频”的时候,有几个地方是要特别注意的,那就是:有收入不等于收到现金,收到了钱却可能没有收入,有费用也不等于要付出现金,付出了现金不一定会产生费用。觉得有点绕?头痛了有没有?其实很简单。

什么叫“有收入却不等于收到现金”?很简单,企业有很多应收账款还没有收回来。

什么叫“收到了钱却没有收入”?很简单,预收了人家的货款却还没有发货,这笔预收货款就不能算是自己的。

什么叫“有费用却不需要付出现金”?很简单,虽然固定资产在不断损耗,但却用不着给别人付钱。

什么叫“付出了现金却没有产生费用”?很简单,企业预缴了下一年的房租,换回了这所房子在下一年的使用权,得到了一项资产,却没有产生费用。

由于收入减去所有的成本费用等于利润,而收到的所有现金减去付出的所有现金就得到了一个叫“现金流”的概念,因此,以上四条论述加在一起就帮助我们推断出一条真理:利润不等同于现金流

3.7 习题

3.8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财务报表的逻辑架构

4.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毛利润增加看成业绩提升的表现。事实上,毛利润的提升不一定是由业绩提升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因为产成品库存增加。如果产成品库存积压的同时,毛利润也提升了,那么这个毛利润的提升其实是不可信的。这种现象在高固定成本的重资产行业会格外突出。

同样,如果一家企业同时发生了毛利润减少和产品库存减少的情况,那么,这个毛利润的减少也不是真实的。因为如果卖掉了去年的库存,就会有去年的生产成本转化为今年的营业成本,今年的毛利润也就少了。但事实上,对企业来说,减少库存无疑是大大的好事。

4.2 认识现金流量表

4.3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4.4 现金流量表是如何产生的?

4.5 三张报表的逻辑关系

4.6 三张报表的角色分别是什么?

两大视角:风险、收益

现金流量表:风险视角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收益视角

银行:现金流量表

投资者:更关注利润表(帮助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状况)

银行->现金流量表

投資人->利润表

兼并->资产负债表

企业当然最希望现金大多从经营活动流入,因为源自经营活动的流入一般是可以长久持续下去的。而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流出中,企业最喜欢的是投资,因为投资的现金流出很可能在未来某一日创造出收益。这就是为什么在了解现金的增减变化情况之外,还必须了解增减变化的原因,这也就是企业需要一张现金流量表的原因。

其实,资产和负债都是风险,资产是一种被高估的风险,而负债是一种被低估的风险

因此,在兼并过程中,资产和负债这两种风险,究竟哪个更难控制呢?显然是负债。低估的风险相对更不可控,一旦被兼并者的财务报表隐瞒了一些负债,兼并者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4.7 习题

4.8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5.1 同型分析(Common-Size Analysis)

都有哪些财务分析的方法呢?同型分析恐怕是最常用的。

这是一种结构分析。各个项目在利润表中分别占比多少就是利润表的结构;从收入到利润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损耗了多少,就是对利润表进行同型分析的成果。

对资产负债表,同样可以做这样一个分析。资产负债表详细列明了各个项目在企业资金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这就是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而同型分析的着眼点正在于此。

表项结构分析

利润表各项占比

需要计算的是比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

比率分析——最常用

现金流分析

5.2 盈利能力分析

比率分析

在运用比率进行盈利能力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先把数据变成比率,比如将毛利润转化成毛利率,将净利润转化为净利润率。毛利率就是用毛利润除以收入所得到的比率,净利润率就是用净利润除以收入所得到的比率。

即效率×效益=总资产报酬率,效率、效益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无论是效率还是效益发生改变,都将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

毛利润率、净利润率

投资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 ??

利润率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总资产周转率=收入/总资产

5.3 营运能力分析

周转率的指标->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收入/总资产

存货例外,存货周转率=成本/存货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企业的投资回报决定于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效益可以用净利润率和毛利率来表示,效率则可以通过总资产周转率表现。可是,资产有那么多种类型,又怎么会只有总资产周转率?

的确如此,我们其实可以算出每一项资产的周转率。一般来说,用收入除以某项资产就得到该资产的周转率。例如,用收入除以总资产,就得到了总资产周转率;用收入除以应收账款,就得到了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收入除以流动资产,就可以算出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收入除以固定资产,就得到了固定资产的周转率……

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可就在这个时候,偏偏就有“人”要跳出来唱反调。虽然用收入除以存货的方法计算存货周转率并非不可行,但现实中存在着一种更为常见的方法——用成本除以存货。因为在被出售之后,存货就转化成了营业成本,所以人们更习惯用成本除以存货的方式来计算存货周转率。

5.4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原因:存货短期难变现

流动资产两大作用:

  1. 偿还流动负债
  2. 提供营运资金

健康企业流动比率多少比较合适?

美国3-4,中国大陆1-2(企业借新债还旧债,除开短期借款,流动比率接近4)

5.5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

偿还本金、偿还利息

息税前收益=净利润+所得税+利息

利息收入倍数=息税前收益/利息费用

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负债/资产

5.6 习题

5.7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业务、战略与财务数据

6.1 影响财务数据的因素

外部环境

战略选择(定位)

执行战略的能力

五力分析

6.2 造纸行业与家电行业简介

6.3 财务数据与行业特征——造纸行业与家电行业的对比

6.4 财务数据与行业特征——造纸行业的纵向分析

赊销:存货变应收账款

赊销策略好处:

  1. 快速抢占市场,减少损失
  2. 降低仓储成本
  3. 加快资金周转

坏处:收不回应收账款,坏账,增加风险

是好是坏取决于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权宜之计

6.5 财务数据与行业特征——家电行业的纵向分析

6.6 财务数据与竞争战略

这样一来,成本领先战略的特点就呼之欲出了,它的财务表现就是低毛利而高周转率。因为低毛利,所以企业的效益受损,但高周转率又迅速弥补了低效益造成的损失。因此,成本领先战略是一种主动牺牲效益来换取效率的战略,是一种效率制胜的战略。

第二种战略叫作差异化战略,具体是指企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有声有色,使之跟市场上的所有产品都不一样。富有特色的产品定价一般都比较高,而定价高的产品则不会有太大的需求量,因此,走差异化路线的企业一定都是高毛利低周转率的。因此,差异化战略是一种通过牺牲效率来换取效益的战略,与成本领先战略是完全不同的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薄利多销 small profits but high volume

对应财务数据为毛利率低、周转率高

差异化战略

对应财务数据为毛利率高、周转率低

目标相同:创造投资回报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大规模生产引起的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具体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6.7 习题

6.8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财务分析的目标——好企业是什么样的

7.1 好企业是什么样的?

效益、投资回报

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总资产

净资产回报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只有需要支付利息的负债,才叫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只包括有息负债和股东权益。

creditor 债权人

7.2 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把股东和债权人这两部分资本都扣除之后的余额,即扣除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后公司额外赚的那部分钱。由于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是股东在哪儿都可以赚到的钱,因此经济利润比行业平均多出来的部分,才是这家公司真正为股东赚到的钱。

这背后的经济含义是:这家企业虽然表面上有利润,但它并没有真正为股东赚到钱,因为股东把钱投到别处要比投到这家公司更有利可图;同时也意味着,这家公司在它所处的行业属于下游公司,比不上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

7.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英文缩写为WACC,具体是指以企业获得的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用来确定具有平均风险的投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率。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赚钱的及格线。

债权人的利息

股东的机会成本

简称WACC,这是衡量公司赚不赚钱的标准

利息具有税盾作用

考虑这个因素则WACC的计算方法如下:

但是,上面的计算过程有一个小小的疏忽。

假设A和B两家公司的息税前收益均为100元,且二者的所得税税率也完全相同,均为25%,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A公司向银行借了钱,并因此向银行支付了20元的利息,而B公司没有。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两家公司的净利润:B公司没有向银行借钱,在被扣除了25元所得税之后,得到的净利润为75元;A公司向银行支付了20元利息,又为剩余80元的利润缴纳了20元所得税,最终得到净利润60元。

A公司比B公司多付了20元利息,而它的利润却只比B公司少15元,原因就在于它少缴纳了5元所得税。因此,虽然A公司向银行付了20元利息,但它实际承担的成本只有15元,其余5元成本由政府承担。这是因为企业通常是在支付利息之后才缴纳所得税,所以支付利息可以减少一家企业的税前利润,从而进一步减少它所要缴纳的所得税。利息越高,所得税越少,这被称为“利息的税盾作用”。

如此一来,如果银行贷款的利率为7%,由企业承担的则绝达不到7%。因为企业要支付给银行的利息被分为如下两个部分:和税率相等的部分由政府承担,即20元利息的25%,是为5元;而剩余的部分由企业承担,当为20元利息的75%,是为15元。因此事实上,由企业承担的利息成本应该是7%×(1-所得税税率),答案为5.25%。

因此,这家公司的投资资本成本,确切地说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应当为:40%×7%×(1-所得税税率)+60%×12%。

7.4 什么是“赚钱”?

一家公司的经济利润中大于0的部分是企业为股东真正赚到的钱,那把一家公司一辈子所创造的经济利润全都加在一起,就是这个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家好的企业最起码是一家赚钱的企业。什么是赚钱?不是有收入,不是有利润,不是有增长率,甚至不是有利润率。从短期来说,赚钱是有正的经济利润;从长期来说,赚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

如果一家公司净利润>0,而经济利润小于0,如何评价这家公司? 没给股东挣到钱

如果一家公司经济利润大于0,那么大于0的这部分是什么?企业为股东赚的钱

经济利润的真实含义:它比这个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多赚了多少钱。

企业终身创造的经济利润之和为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附:

1.投资资本回报率=税后营业净利润/投资资本

2.投资资本=有息负债+股东权益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有息负债/投资资本×债务资本成本×(1-企业所得税税率)+(股东权益/投资资本)×权益资本成本

注:通常,债务资本成本为贷款利率,权益资本成本可以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衡量。

4.经济利润=(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资资本

7.5 如何“赚钱”——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

创造价值的能力取决于投资资本回报和资本成本间的差异。

投资资本回报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本质上相同

多借钱使净资产报酬率提升?❌

总资产报酬率才是关键

7.6 习题

7.7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某造纸企业案例分析

8.1 公司基本情况汇总

8.2 成本分析

8.3 费用分析

8.4 周转率分析

8.5 当前状况总结

8.6 对未来的展望

8.7 习题

8.8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现金流分析

9.1 现金流的来龙去脉说明什么?(1)

9.2 现金流的来龙去脉说明什么?(2)

9.3 利润和现金流产生差异的原因

其实,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差额和非现金资产变化的数额相等并不是巧合,这其实是三张报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净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差额,永远等于资产负债表上除现金之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9.4 利润和现金流相对重要性的会计分析

追求收益 VS 控制风险

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差额永远等于资产负债表上除了现金之外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变化量。

9.5 案例分析

9.6 对案例的总结和反思

9.7 习题

9.8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

财务分析与决策的实际应用

10.1 哪些人使用财务数据进行决策?

企业要赚钱,创造更高的投资回报

而投资回报决定于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

10.2 财务分析与战略定位和投资决策

净现值——经济价值:有竞争优势

时间价值——投资生产

10.3 实际决策中还有哪些财务分析问题?

10.4 IBM大中华区市场营销总监孙丽军谈财务分析与企业决策

10.5 中国建设银行市场风险部总经理杨军谈财务分析与商业银行决策

10.6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朱亚锋谈财务分析与证券投资决策

10.7 习题

10.8 本周课程辅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