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文集选摘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去年九月,我赴港参加新亚书院创校四十周年庆典,因行动不便,在港数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数日中,专一玩味此一观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难以言述。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惜余已年老体衰,思维迟顿,无力对此大体悟再作阐发,惟待后来者之继起努力。今逢中华书局建立八十周年庆,索稿于余,姑将此感写出,以为祝贺。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从来世界人类最初碰到的困难问题,便是有关天的问题。我曾读过几本西方欧洲古人所讲有关“天”的学术性的书,真不知从何讲起。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

创建: 2023-06-29 | 更新: 2023-06-29 | 字数: 92014字 | 时长: 184分钟 | RM

读史使人明志——如何从史书中汲取智慧

前言 以台大教授吕世浩老师《史记》课程为例,完整课程可以从Coursera或Youtube上学到。下面是吕老师的演讲《学历史的大用》: <!DOCTYPE HTML> 以前虽然读玩了整本《史记》,也听过这门课好多遍,但显然没增长多少智慧。这次应该记点笔记的!读《史记》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的方面就是让被洋奴洗脑多年的我发现二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信奉上帝,敬重天使“这回事,这让我深受震撼。不过仔细想想也很”正常“,毕竟中国人已经沦为夷狄快四百年了,天地祖宗圣贤早已成为文明的灰烬!真正的中国应该是:”以言乎治法,則本之二帝三王;以言乎道統,則本之六經四子,家孔孟而戶朱程也。其學也,源左國而溯班馬;其文也,詩賦則昭明文選而以李杜為歸依;字畫則周禮六書而以鍾王為楷式。賓賢取士,漢唐之科目也;博帶峩冠,宋明之衣服也。“吾辈当博通经史,重整旗鼓,光复中华,立不世之功! ...

创建: 2023-06-19 | 更新: 2023-06-19 | 字数: 5462字 | 时长: 11分钟 | RM

古文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爲務。意氣懃懃懇懇,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是也。僕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顧自以爲身殘處穢,動而見尤,欲益反損,是以獨鬱悒而誰與語?諺曰:「誰爲爲之?孰令聽之?」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爲知己者用,女爲説己者容。若僕大質已虧缺矣,雖才懷隨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爲榮,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書辭宜答,會東從上來,又迫賤事,相見日淺,卒卒無須臾之間,得竭志意。今少卿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僕又薄從上雍,恐卒然不可為諱。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請略陳固陋,闕然久不報,幸勿為過。 ...

创建: 2023-05-02 | 更新: 2023-05-02 | 字数: 8559字 | 时长: 18分钟 | RM

'漢'与'華夏'之名的由来

“漢”与“華夏”之名的由来 作者:风龙云虎 汉族之名得自汉朝,这一点非常明确。汉朝做为第一个真正实现中国大一统的政权,两汉合计四百年的辉煌历史,其地位和影响,足以将“漢”的名字与我们民族牢固的合为一体。汉朝之名得自刘邦的汉王封号,漢王之名得自刘邦的封地汉中,而汉中又与漢水有关。到此为止,这都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事实,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关键在于汉水因何得名,而“漢”的字义又究竟为何。 ...

创建: 2023-05-02 | 更新: 2023-05-02 | 字数: 9223字 | 时长: 19分钟 | RM

古詩詞

前言 这篇博文用于收纳我觉得有收藏意义的诗词,给自己一个心灵安息之所。 有空会用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来为我喜爱的诗词生成相应的插图。时间允许的话,我也会加上AI编曲相关的内容。 ...

创建: 2023-04-30 | 更新: 2023-04-30 | 字数: 1175字 | 时长: 3分钟 | RM